自從看到台中北屯區老厝邊後,就一直把這間老台菜放在心上
以老厝邊吃酒店為名,可見菜色古早、適合小酌。
把桌上的藍綠紅三色提籃翻開,就是簡單明瞭的菜單,
菜色多樣,以台菜台味為主,
很有辦桌的氣氛。
天氣好的時候建議坐在露天門口埕,
寬闊通風氣氛佳。
老厝邊必點菜色-桶仔雞(需事先預訂)
老闆娘會先在室內櫃檯旁快手拆雞,
想看全雞的人可以事先告訴老闆娘。
土雞個頭不大,
皮薄肉質結實,是隻老江湖,
冬天吃這隻手腳要快,
室外溫度太低,雞油、雞肉很快會變硬。
皮薄肉扎實,調味簡單,
淡淡肉香淡淡甜,大膽的丟入雞油碗,
讓整塊雞肉油香滑潤,好吃超涮嘴,
雞油加了酒,清香不膩很順口。
炒山蘇味道過人,
以破布子調味,甘甜爽脆好下飯。
超級家常的地瓜葉,
油鹹香味道十足,也切得很豪邁。
韭菜花皮蛋,比蒼蠅頭少了肉末跟豆豉,
韭菜花啵啵的口感更鮮明,
皮蛋時癮時現的特殊香味,加上辣椒鮮而不辣
連美國人都大口舀來配白飯。
老闆娘推薦的烤虱目魚肚,
無刺虱目魚肚擠上檸檬後讓美國友人很驚豔,
魚肚厚度一般,
烤得魚皮酥脆,魚肉甘甜。
菜尾湯是老台菜的代表,
白菜、白蘿蔔、紅蘿蔔、豬皮、豬肉一起燉煮,
撒上香菜與魚板,真的很像小時候吃辦桌的味道。
這道菜尾最大的優點就是勾芡感不重,
所有食材都徹底入味,尤其豬皮煮得非常軟,
味道偏甜,加入烏醋更提味,
與其他人的食記相比,好像少了鳥蛋。
九層塔蛋在菜單上叫做"九草蛋",
問了店家才發現原來是老相好九層塔,
這盤蛋走平實路線,九層塔放得不手軟,
鹹香油潤,一定要配白飯。
菜頭粿份量出乎意料的多,
素淨的白粿沒有油蔥也沒有肉末,反而順口
兩面金黃恰恰還帶鍋氣,
沾著蒜蓉醬油膏吃才不會過於平淡。
吃老台菜必點魷魚螺肉蒜,
只要螺肉罐頭一下,魷魚、蒜苗俱備,
剩下的就是各家廚師的本事了。
老厝邊的魷魚螺肉蒜是目前吃過最陽春的,
三兩朵小香菇、薄薄筍片,魷魚、蒜苗、螺肉,
清清水水的湯頭看了有點不習慣,
喝來顯得單薄,完全靠著罐頭撐全場,
不過翻看一下菜單價錢,想想也是差不多。
食話食說:空間、菜色都有特色,氣氛自在,每一道菜都有一定水準,不過沒有驚豔之作,像手藝很好的厝邊在請客。三合院門口埕的每張桌子都不一樣,很像古早時代辦桌,左鄰右舍互相支援桌椅,這裡的東西家俱是真的老舊不是刻意營造的復古,既然名為吃酒店,酒酣耳熱時不免感受到隔壁桌酒客過HIGH的氣氛,適合多人聚餐,越多人越好點菜。
口袋破洞指數:3個洞 ($2190/5人)
老厝邊吃酒店
營業時間:17:30-23:30 (週二公休)
電話:(04)2231-1699
地址:台中市北屯區太原路三段191號 (洗車場後方)